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:疫情期间,你有哪些新的感悟?
有个回答是:我发现这个“加长版”假期,完全可以成就一个孩子!
确实,灾难和意外,对孩子而言,也是一种成长机遇。
家长A:“我家孩子玩疯了,哪哪都乱套,晚上不睡,早上不起,饭也不好好吃,牙也不好好刷。”
家长B:宅家的这段时光其实特别美好,孩子的自理、自控能力都超级棒,吃饭睡觉从来不用催,而且每天他都会把学到的知识、看过的绘本故事、英文单词讲给我们听...
有人说,教育不是临时起意,而需要持久的坚持。好的教育,除了教授孩子知识以外,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、自理能力、终身学习的品质,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。 金睿家作为拥有40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幼儿教育品牌,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。在“禁足”期间,如何才能让孩子继续自身成长,孩子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?或许从以下几个观点出发,各位家长会有所收获。
时间把控力,生活更规律,学习更自觉!
从心理学角度说,孩子们小时候,天然是缺乏时间观念的。
井上教授在《柔软的生命时光——生命的时间学》中写道:“人是通过海马体记忆的,在两侧耳朵深处各有一个海马体。海马体对一件事发出'要记忆'指令的次数越多,事后回忆,就越感觉时间过得慢。小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到新奇,海马体频频发出记忆指令,所以就会觉得时间慢。”
回忆一下,我们是不是也觉得小时候的时光比现在慢很多。外部世界对小孩而言太新鲜了,他们忙于探索,根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。
而这在大人眼里,就成了“懒散”“磨蹭”“没时间概念”。事实上,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。而时间管理能力好的孩子,不止学习会更自觉,未来料理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其实也会更强大。
要想孩子有时间概念,大人先得有
即使宅在家里,每天的生活也要规律。而且,我们有必要去跟孩子时不时念叨每天的安排都有什么:
宝贝,现在是早上8点,我们要吃早饭了;现在是午休时间,我们可以安静看会儿书,或者玩玩具,如果你困了也可以去睡一会儿;现在是下午6点钟,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。
在孩子睡觉前,我们也可以把这一天的时间和事务安排,像讲故事一样回顾一遍,帮孩子理解时间和任务的对应关系。
独立能力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!
宅家34天,黄磊“黄小厨”又凭着一手好菜,登上热搜,成为宅家好男人的模范之一。大家都以为他宠溺妻儿,我们却发现他教育孩子绝非一手包办,而是选择放手,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。从「给孩子做饭」到「跟孩子一起合作」再到「孩子独立完成」,无不看出他的良苦用心。
李玫瑾教授曾说:“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。哪怕是让孩子拿一双拖鞋,倒一杯水,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、照顾自己的人。”
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不懂事、没责任心?
因为喜欢亲力亲为的父母,抢走了孩子对于家庭事务的「参与感」和「责任感」。
一个孩子只有在被需要和付出时,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进而感悟爱并产生责任感。
孩子未来自己的路,要自己走,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。选择放手,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,是解放孩子,更是解放家长。只有独立的孩子,才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,拥有真正的自由,掌握人生的主动权。
自律能力,孩子受益一辈子的好习惯
前几天,一个蹭wifi上网课的初中女孩火了。
要上网课家里却没网,父女俩每晚都去村支部蹭网学习2小时,女儿认真学习,父亲则蹲在墙角,默默陪伴。 物质富足,让很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,只有吃苦和自律,才能让人永远保持上进。
为什么只有很少有孩子能做到自律学习?因为很难。自律,意味着孩子必须有所放弃,不能全部都要。
别人在被窝里酣睡,TA却牺牲睡眠,早起练琴;别人在院子里打闹,TA却稳坐桌前,抄写错题;别人在商店吃零食,TA却乖乖回家,大口吃菜。
当他到达痛苦顶峰,却是家长教导的最佳时机。你要告诉他:坚持自律会让你失去一些快乐,但却能换来更好、更值得的丰厚奖赏。
少睡几个懒觉,换回钢琴比赛独奏一等奖的荣耀;少玩几组游戏,换回全班前五的排名和老师的赞扬;少吃几口零食,换回超越同龄人的身高和健壮体格。
很多时候,不是优秀才自律,而是自律了,才会变得优秀。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,收获的不仅是好成绩,更是受用终身的强大推进力。
时间管理能力 ,陪伴孩子一生的财富
见过不少家长,为了帮孩子管理时间,会做各种计划表。可惜,很多计划最终都形同虚设,问题出在哪里呢?
主要在这两点上:
第一,孩子没有参与时间表的制定,完成后没有价值感;
第二,计划表里的事项够不够具体、细节,孩子实施的时候没有控制感。
针对第一点,解决方案是,计划表中的事,一定要包括“孩子Have to”,以及“孩子Want to”这么两部分。
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张表,让他自己举举例子。
Have to,必须要做的事情,哪怕不喜欢,也没得商量。比如按时起床,完成手工实验,按时吃饭,上网课等。
Want to,是孩子喜欢做,愿意做的事情,有得商量。比如搭乐高,画画,游戏等。
针对第二点,解决方案是,尽量细化计划
不具体,没有细节的计划,其实是一个很难被执行的计划。
细化的计划,能帮孩子找到着力点,减轻孩子畏难情绪,完成的几率当然会提高。
总结说来就是:第一,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。第二,计划要具体、有细节,这样才容易执行。
古人云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
时间规划无需精确到秒,只需孩子心中有数,知道要在固定时间做正确的事情,并养成好习惯。
教育的本质,不是把篮子装满,而是把灯点亮。 只有正确的规划引导,加之以专业教育方法,才能让我们的孩子,在这段特殊日子的蛰伏之后,更加充满智慧,走出更加顺畅的人生之路!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!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!我们坚信,我们在当下所付出所有的努力,定能迎来春暖花开!中国加油,武汉加油!